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作文 > 文章正文

 
2006年高考优秀作文(甘肃)--读书也要流行
2006-11-30 来源:2exam.com整理 【字体:小 大】
  读书也要流行

  据悉,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自1999年以来持续走低,在2005年仅为48.7 %,也就是说不到一半的人才在图书馆读书。与此相反,网上阅读率日益增加。虽然电脑并不普及,但网上阅读大有盖住超过在书店和图书馆里或买书或借书籍阅读之势。

  不少人会有疑问:难道读书也过时了?正如不少工具的变革改进一样,图书只是变了一个方式,阅读也改变了一种形式而已。读书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红楼梦》中人物相见时,大多问道:“你最近读什么书?”读者读来可能都会有一种亲切舒畅之感。宝玉读书时桃花飘落一身的场景,也曾使我多次魂梦向往。可见读书也是一种艺术,一种享受。这种享受,也往往是陶冶读者情操,培养读者性情的过程。

  只可惜,这种享受有点费时,就慢慢跟随不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了。随着节奏的加快,各种节约时间、人力的工具诞生。电子图书应运而生。的确,“知识就是力量”,促使人们发展着社会、世界和人类自身。“书籍是人向上的阶梯”也没有被人遗忘。网上阅读成为时尚,而图书阅读却日益减少。难道仅仅是因为网络的新兴吗?不!据调查,一个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仅为三点五个小时,而且大部分用来阅读参考书籍,其他书籍很少读或根本不读。这在时间上就限制了读书的流行。更大的原因是金钱。一位记者采访了一本儿童读物的印刷、装帧到出售的全过程。这本仅72页的《古代美德传》售价13元!这在贫困农村地区是根本无法企及的事,而在城市,也很少有人问津。

  与此呼应的,还有图书馆中的烦琐手续和严格制度,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国民的读书热情。

  其实读书本不是流行,更不是责任、负担。而电子图书的平民性就体现在阅读的自由,也就无怪乎网上阅读率的升高了。

  读书其实是一种大众性活动,它体现了一个人对知识的渴求与崇拜。但是为什么要让图书阻挡住这种渴求和崇拜呢?可能网上阅读少了些许意境、文雅,但阻挡不了我们对知识的爱慕。

  【评析】

  这篇文章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简略引出所给的材料后,便针对人们“读书是否过时”的疑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读书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作者分析了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作者的分析是有根有据,言之成理的,这似乎“迎合”了原材料中那不读书的四条“理由”,至少有粉饰之嫌,而那恰恰是不正确的,是应该批驳的观点。作者在紧扣材料的基础上,并没有刻意去揣摩命题人的意图,直言不讳,坦陈己见,跳出了人云亦云的窠臼。

  作者显然是赞成“网上阅读”的,所谓“读书也要流行”正是指此。套用那位哲人的话就是: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欣赏你立论的勇气和说理的逻辑。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